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 际化会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为:
(一)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终身学习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 域的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具有从事高层次会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国际视野、战略意识、领导潜 质、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数据处理技术,支持企业正确决策。
(五)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学制与年限
全日制学制为 2 年,采用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42 学分。
三、培养方式
(一)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 采用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现场参观研讨、参与企业咨询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 法,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四)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有关专家 共同承担指导工作。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 课程。(五)加强实践环节,了解会计实务,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六)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撰写专题报告等。
四、课程设置 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
(一)必修课(必须修读,共 22 学分)
1. 公共必修课(共 8 学分) (1)政治课,36 学时/2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2)研究生综合,54 学时/3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3)管理经济学,54 学时/3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2. 专业必修课(共 14 学分)
(1)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54 学时/3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2)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54 学时/3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3)审计理论与实务,54 学时/3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4)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54 学时/3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5)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36 学时/2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二)选修课(必须修满 13 学分) 选修课指根据培养方向的需要设置的模块化课程。
1. 战略管理,36 学时/2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2. 财务分析与评价,54 学时/3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3. 文献阅读与研究方法,18 学时/1 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4. 中国税制与企业税收筹划,36 学时/2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36 学时/2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6. 会计与财务专题,36 学时/2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7.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36 学时/2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8. 大数据与财务决策,18 学时/1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9. 人工智能与会计发展,18 学时/1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10. Python 财经数据分析基础,18 学时/1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11. Stata 与金融数据分析,18 学时/1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三)实践课(必须修满 7 学分)
1. 参加本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5 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学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具有一年及以上财务、会计、审计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专业实务工作总结等方式,获得相应学分。
2. 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2 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独立或协助指导老师 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教学案例、参与企业管理咨询活动并形成管理咨询报告、参加 学生案例大赛、发表案例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 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的学分。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 问题。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 合运用会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独 立承担专项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 论文形式一般应采用案例分析,也可以采用专题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其他 形式。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 不少于 2 万字。 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审查并出具书面结论,论 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应低于 20%。 学校建立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预答辩论文的匿名评阅制度和答辩评审制 度。完成课程学习,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 员会审核,授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备考2025年MBA/MEM/MPA/MPACC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些同学基础薄弱,毕业十几年;也有同学买了教材,但复习效率低,书只看了前几页;还有一部分同学反馈说做题是会,但速度很慢,该如何提升做题速度呢?同时有一部分同学下半年工作总加班 ,更别提复习考研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